“干脆现在就把奖杯给他们得了,还踢什么。”
这话听着丧气,但姆贝乌莫那记凌空抽射被扑出去的时候,我旁边一个曼联球迷就是这么嘟囔的。那球踢得没毛病,力道、角度都奔着死角去的,可就是有只巨大的手掌从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伸了出来,硬是把球捞住了。那一刻,整个球场好像被按了静音键,然后才反应过来,一半是狂喜,一半是绝望的叹息。
这事儿的荒谬之处在于,几个月前,这只手的主人,多纳鲁马,还在巴黎被人嫌弃。恩里克,那位战术理念至上的教练,据说觉得他的脚下活儿不够“现代化”,没办法成为进攻的发起者。这理由真是绝了。一个刚帮球队在欧冠决赛里做出关键扑救的门将,就因为传球不够像个中场,就被推到了离队边缘。听听都觉得魔幻。
于是,转会市场上就出现了这么个怪事:一个正值巅峰、公认的世界前三门将,标价3000万欧元。这价格在今天这个动辄上亿的足球市场里,简直跟白送一样。根据CIES足球天文台的数据,同级别、同年龄段的门将估值至少在6500万欧元以上。曼城那边估计都乐坏了,瓜迪奥拉的电话打过去,这事儿就成了。
当时很多人,包括一些曼城的球迷,心里都打鼓。瓜迪奥拉是什么人?一个对门将脚下技术偏执到变态的教练。他怎么会签下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门线型门神?足球评论员乔纳森·威尔逊就曾撰文分析,瓜迪奥拉的体系里,门将是第11名外场球员。多纳鲁马显然不是。这场签约,看起来就像是瓜迪奥拉对自己哲学的一次背叛。
但德比战给了所有人答案。多纳鲁马全场比赛触球32次,传球成功率只有55.6%,长传成功率更是低到33.3%。这些数据,要是放在前任埃德森身上,早被骂惨了。可当他一次次用身体封堵射门,稳稳摘下每一个传中球时,谁还在乎他那几脚不靠谱的长传?瓜迪奥拉赌赢了,他用事实证明,战术是死的,但一个能凭一己之力保住球门的顶级门将是活的。他要的不是哲学上的胜利,而是实实在在的零封。
这笔交易最让人玩味的地方,是它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曼市双雄在管理上的巨大差距。就在曼城几乎以“打劫”的方式签下多纳鲁马的同时,曼联花了2100万欧元引进了潜力股拉门斯,可真到硬仗的时候,首发的还是巴因迪尔。不能说巴因迪尔不努力,但他在门前的气场和覆盖面积,跟多纳鲁马一比,差距太明显。
上半场那个被吹掉的单刀球就是缩影。谢什科冲过去的时候,多纳鲁马的出击时机和选位几乎是教科书级别的,虽然最后裁判响哨了,但那种压迫感已经给足了。这就是顶级门将带来的心理优势,他能让自家后卫安心,也能让对方前锋心里发怵。这种无形的东西,是数据体现不出来的。
现在回过头看,巴黎的决定显得多么可笑。他们为了一个战术理念,放弃了一个冠军拼图。而曼城则展现了惊人的务实,当机会出现时,果断出手,哪怕这笔签约看起来与自己的主流风格有些出入。
这场3-0,比分是刺眼的,但比比分更让曼联球迷难受的,恐怕就是看着那个意大利巨人,在自家球门前忙碌了90分钟,却无功而返。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,而是思路和眼光。而这个,可能才是现在两家俱乐部之间,最真实的距离。
金富宝配资,点金策略,加杠杆最安全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