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兵作为国家的一项盛大活动,是展示国家军事实力和威严的重要仪式。它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国威和解放军的军威,也象征着中华民族浩然正气的精神风貌。每一次阅兵,都是向全国民众展示我国武装力量发展成果的重要时刻,因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,这样的盛事总是备受瞩目。
自新中国成立以来,已举行了十五次大规模的阅兵,每一次阅兵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和影响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次包括开国大典、建国五周年、建国十周年、三十五周年、五十周年、六十周年和七十周年的阅兵。这些重要的阅兵,不仅彰显了中国的强大,也展示了我军建设的辉煌成就,成为了国民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近年来,外媒对中国阅兵的报道也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。今年,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即将举行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。毫无疑问,这将是一个规模空前、备受瞩目的阅兵。此次活动定于9月3日举行,地点为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,届时的盛大场面定会让人们难以忘怀。
展开剩余82%尽管近年来我国已有几次阅兵,但以大规模形式纪念二战胜利的阅兵,最具纪实意义的还是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大阅兵。紧接着,2017年,解放军在朱日和举行了大规模阅兵,纪念建军90周年;2019年,我们又举行了建国70周年的阅兵。而2021年建党100周年的活动,虽然也有盛大的庆典,但与之前的阅兵不同,只有空中梯队参与,地面和装备梯队没有亮相,因此规模上略显低调。
从今年的纪念主题来看,大家已经可以预见到,这次阅兵将会极为壮观。预计会有大量的军队梯队参与,许多先进的军事装备也会首次公开亮相。届时,全球的目光都会聚焦在中国,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。至此,若加上今年的这次阅兵,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,重大阅兵活动的总次数已达19场。
新中国成立初期,阅兵活动几乎是每年都要举行,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阅兵的频率逐渐减少。然而,无论数量如何变化,每次的规模和阵容都没有缩小,反而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,阅兵的“含金量”逐年增大。这也反映了我军在过去几十年中所取得的显著成就,尤其是军事现代化的飞跃。
在中国的重大阅兵活动中,通常有两个看点:一是哪些国外领导人会到访;二是有哪些新型装备将首次亮相。以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为例,时任总统普京和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都亲自到场。这两位领导人无疑是当时关注的焦点,普京更是中俄友谊的象征,而朴槿惠的亲华态度在当时也使中韩关系显得格外友好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近期韩国局势发生了变化,现任总统尹锡悦的亲美立场逐渐加剧了中韩之间的紧张关系。然而,尹锡悦被推下台,新的韩国总统李在明上任,若中方邀请李在明参加阅兵活动,这将意味着中韩关系经过波动后回到了相对稳定的轨道。
另一方面,朝鲜的参与也是外界关注的一大焦点。上次2015年,朝鲜派遣了崔海龙代表出席。今年,朝方的领导人是否会出席,也将成为这场阅兵的一大亮点。
此外,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对于世界三大军事强国——俄罗斯、美国和中国来说,都是意义非凡的一年。俄罗斯、美国和中国三国竟然在同一年举行阅兵,这在历史上几乎是百年难遇的情况。
首先,俄罗斯在5月9日举行了纪念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。尽管俄罗斯仍处于战时状态,但他们依旧以震撼的阵容展现了强大的军力。接着,美国于6月14日举行了阅兵,庆祝陆军成立250周年,同时也是总统特朗普79岁生日的特殊时刻。虽然美国的阅兵仪式看似相对简单,但依然反映出美国对这种场合的高度重视。
而中国的阅兵活动将于9月3日拉开帷幕。与前两国的阅兵不同,9月的阅兵无疑将是年度最为盛大的军事展示。与十几年前相比,中国军队的常规作战力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且正处于赶超美国的态势。此次阅兵,将展示最新型的装备,体现中国军力的跨越式进步。
除了这些装备和军事力量的展示外,另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是否会受邀参加。今年有报道称,中方计划邀请特朗普参加九三阅兵,同时举行一场“成功的中美峰会”。如果此事成行,这将是特朗普自第二任期以来,首次与中国最高层领导人面对面交流,对当前两国紧张关系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。
特朗普对阅兵似乎颇有兴趣,早在2017年,他就曾称赞法国国庆阅兵的规模,并表示要在自己执政时也举办一次。而如今,美国的阅兵虽不如中国或俄罗斯那般壮观,但仍算是超出了以往的水平。
然而,美国总统是否出席中国的阅兵,也引起了日本媒体的关注。毕竟,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活动,历来是反思二战历史的重要时刻。而从日本历史的层面来看,日方至今未能完全正确反思其在二战中的侵略行为,这也是日媒对中美俄三国联合纪念活动的敏感所在。
无论如何,今年的九三大阅兵,将是一场历史性的盛会,全球目光将聚焦中国。届时,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一光辉时刻,铭记历史,展望未来。
发布于:天津市金富宝配资,点金策略,加杠杆最安全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